阅读历史 |

第188节(1 / 3)

加入书签

等顾承安将二人?领进会议室坐着,让助理上了两杯茶,便先出?去了。

“安哥,你看到?报纸没有?狗日的经济报居然乱报道,说我们的收音机有问题!这?一报道出?去,我们名?声不全毁了?现在?已经有四家?百货大楼主任打?电话来询问情况了,说很多顾客不愿意买我们的收音机。”

何松平一大早就被新鲜出?炉的报纸震惊了,上面在?瞎写什么,口口声声指责茵乐牌收音机质量有问题,可说的都是屁话。

他刚打?了京市经济报的电话投诉,这?会儿火气还没下来呢。

“京市日报的记者来了,也要采访,你好好配合他们。”顾承安沉吟片刻,接着安排了几句,

“又是记者…真?是看着就气人?这?些记者!”突然想起来苏茵也是记者,他立马补充一句,“你媳妇儿除外。”

“记者是双刃剑,能给我们带来麻烦,自?然也可以帮我们洗刷冤屈。”顾承安拍拍他肩膀,“我媳妇儿也来了,她想了解什么,你安排就是,拿正?常对待记者的态度就行?。”

“啊?你媳妇儿来采访我们?”何松平有些惊讶。

……

会议室里。

祝华山见顾承安出?去了,好奇地走到?窗户边打?量起这?个新厂。

与众多国营大厂不同,这?个新型收音机品牌厂面积不算大,可一切井然有序,入目就是三个车间和一栋办公楼,视线拐角应该是两栋家?属楼,分布简单,一目了然。

“苏茵同志,你和你爱人?…”

苏茵板正?着小脸,颇为严谨地纠正?他:“祝哥,还是叫顾厂长吧,毕竟现在?是公事时间,不谈那些私人?关?系。”

祝华山:“…”

还挺像那么回事儿。

“行?,你不介意最好。”他皮笑肉不笑,“我还担心你分不清嘞。”

“当然不会,我今天只是京市日报的记者。”

“苏记者,祝记者,你们好啊。”

何松平大步前来,热情接待二人?:“我代表茵乐牌收音机厂欢迎京市日报的记者同志们的到?来。”

他谨记顾承安的话,看见苏茵也只当她是一个普通记者。

“你好,何经理。”

祝华山又被人?散了一根烟,左右耳朵上各自?夹了一根,拿着别着钢笔的笔记本开?始准备采访。

一开?始聊了几句工厂的建厂契机与发展,祝华山找准由头便切入主题了。

“何经理,最近有不少人?投诉你们厂的收音机有质量问题,贵厂对于这?个问题有什么回应?”

何松平早有预料:“我们厂的收音机都是经过?工商局检验的,质量绝对过?关?。”

见祝记者怀疑的眼神,何松平提议让两位记者去生产车间看看。

“那当然好!”

三人?一块儿前往生产车间,看见工人?们正?干得热火朝天,组装零件的,负责产品包装的,每道工序有条不紊。

祝记者默默看在?眼里,不时在?笔记本上刷刷记录,又问了些专业问题。

何松平更?是让两位记者随手挑选刚组装成型的收音机检查。

祝记者自?然不会放过?这?个好机会,自?个儿随便选了一个,拿在?手里仔细观察,当真?是做工精细,比他见过?的所有收音机都要好。

再安装上电池,抽出?天线,调试接收频道,出?来的声儿更?是清晰通透,仿佛是广播里的主播在?你耳边说话。

“怎么样?祝记者。”

祝华山脸色一僵,心想是不是自?己手气太好,便又拿了一个,这?么一试,居然仍旧是好。

“真?挺不错的。”他也没法睁眼说瞎话。

苏茵在?一旁笑笑,她清楚顾承安对质量的把关?,尤其是对车间工人?的管理,从建厂之处就摒弃了国营大厂里繁杂的管理制度,一切以激励工作为主。丰厚的激励待遇下,工人?们自?然有动力干活。

毕竟,一切都凭本事说话。

“何经理,你跟我们讲讲现在?的生产工序和工人?的组装工序吧。”她循循善诱,虽说是祝华山主笔,可她也清楚到?时候见报,什么样的内容容易让公共放心。

果?然,祝华山听着何松平的介绍刷刷地写,又四处查看一看,见这?里的工人?当真?不一样,比自?己采访过?的其他国营大厂的更?加积极有干劲,各类机器零件也很是先进。

采访得差不多,顾承安这?才?现身,邀请两位记者去食堂吃饭。

几人?去得早些,正?好可以避开?工人?的用餐高峰期。

祝华山不放过?任何一个捕捉信息的机会,可这?收音机厂就连食堂也干净整洁,挑不出?什么错,令人?刮目相看。

打?了两荤一素,他扭头正?想和同事苏茵说话,就见她正?和顾厂长站在?一起。

“这?个笋子烧牛肉是杨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